新剧爆火,我被提名为最佳男主,搭戏的流量小生却颗粒无收。
他的粉丝怒了,冲进我的账号大肆辱骂。
我一言不发。
她们以为我怂了,却不知我已心生怜悯——
她们还不知道,自己的偶像,其实是个绝望的文盲啊!
01
刚和卫御奔搭戏的时候,我没有太多想法。
只知道他演了一部爆火的剧,之后接的戏都自带流量,很能扛收视。
——甚至我和他搭的这部剧能开机,也靠他引资。
因而初次见面时,我对他抱着相当欣赏的态度。
可没想到,在开机签名仪式上,卫御奔竟然把自己名字签错了:
他写的是“卫卸奔”!
他的粉丝不以为意:
“奔奔偶尔是会犯懒的啦,连名字都不写全,真是小懒蛋!”
我感到一阵窒息。
更过分的还在后面:杀青采访的时候,记者问他对于自己饰演的人物有什么看法。
卫御奔思考片刻:
“你问的这个问题,有什么意义?”
这个反问把记者问懵了,她旁边的同事赶紧找补:
“我们的意思是,您在表演的时候,对于自己饰演的角色,投入了怎样的情感?”
同台的演职人员都捏着把汗,心想您随便说两句都成——
记者都把话递到嘴边了啊!
卫御奔却不。
他一偏脑袋:“这不是和刚刚的问题一样吗?
“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你。”
他语气又冷又硬,把问题扔到地上,让人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。
然而这场采访被放到网上后,他的粉丝竟然大言不惭地买了两个热搜:
#卫御奔杀青 记者低情商提问#
#卫御奔 高冷小王子#
很好。
这个世界,终于癫成了我看不懂的样子。
02
第二场记者会召开之前,导演组着急忙慌地和我打了招呼:
“培风,一会儿记者采访的时候,你帮忙给御奔打打掩护,不然咱们剧组连一段成型的剧宣都剪不出来!”
我点头应下。
这部剧有三个主角,两男一女,我和卫御奔演双男主,对手戏最多。
如果记者的问题他答不上来,我帮忙圆一下,也算合情合理!
新一轮采访开始,卫御奔总算不再冷脸,开始尝试回答问题。
但大概是装酷太久、话太少,他已经不擅长组织句子了——
说话总是三言两语往外蹦,活像长了一张新嘴,又像丧失了语言能力的人在复健。
我带着笑捧哏,小心翼翼接他话茬:
“哎,其实我也这么觉得——
“御奔演的这个角色啊,确实是他说的这样......”
每每卫御奔起了话头,就会尴尬地卡住。我得状若不经意地把话接过来,替他圆完。
他说角色冷感,我就赶紧替他补充原著内容,说作者塑造的气质确实冷若冰霜;
他又话锋一转,说角色内心火热,我立刻联系电视剧的原创部分,说电视剧里的他已经有了一颗火热的心;
他思维跳跃,突然说角色和他经历相似,然后又把话撂在地上,还用眼神示意:
快帮我圆啊!
......说真的,我高考写八百字作文都没这么努力——
你的经历我怎么知道啊!
而且卫御奔演的是个特务,历经风雨后觉醒信仰,被我方策反为地下党......
不是,你究竟哪里和他像了?!
我打起十二分精神,努力回答:
“是啊是啊,小卫演的这个角色善于学习,总是得到身边人的青睐和指点,最终走上了正确的道路。
“小卫在我们剧组也是团宠,他善于吸收别人的演技,大家都乐意和他交流,希望这部剧也能帮小卫打开一条演艺路上的新路!”
卫御奔十分满意,记者奋笔疾书,导演脸都笑烂。
我提着一口气,生怕挂不住脸上的笑。
整个剧组,还有谁!比我更冤种啊!
03
我被卫御奔带着上了一回热搜。
坏消息:热搜是他粉丝买的。
#沈培风 抢卫御奔的话#
空降文娱榜第二。
我一口老血郁积胸前,再起不能。
终究是错付了......
这辈子再也不和卫御奔合作了!
不过看过两次采访的观众都知道是怎么回事,她们对卫御奔粉丝买的热搜产生了不满,自发刷起了其他词条:
#卫御奔 九漏鱼#——这条针对的是他签错自己名字,嘲讽他是九年义务教育漏网之鱼。
#卫御奔 绝望的文盲#——这条针对的是他答不上记者提问,把话撂在地上。
然后还于心不忍地cue了一把我:
#沈培风 剧组大冤种#
我有点被大家的幽默安慰到,心里好受了不少。
有一说一,卫御奔的粉丝确实很能做数据,新剧上线后在平台一路飘红。
而剧集又因为过硬的剧本被总台选中,在黄金时段播出。
恰逢权威奖项开评,剧组按照“双男主”提报规则,兴冲冲给我和卫御奔这两个主要角色报了名,希望我们能斩获奖项。
一个月后,我收到好消息:
演戏十多年的我,终于靠角色证明了自己——
我入围了!
然而巨大的喜悦还没落到实处,经纪人的电话已经火速打来:
“培风哥,你快看微博!”
我这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,一般这样的重量级奖项,是不会在同一提名中给一个剧组两次机会的。
换而言之,我入围了最佳男主演,就意味着卫御奔被淘汰了。
一瞬间,他的几千万粉丝攻陷了我的主页,无数私信夹杂着谩骂涌来,挤掉了之前粉丝给我写的剧评、画的同人。
#沈培风 偷卫御奔奖项#
词条爆了。
04
剧组的公关急得团团转:
“这声明怎么发呀!”
要是说“剧组给两个男主都报了名”的实话,就要打卫御奔的脸,坐实了他是在和我的公平竞争中被刷下去的。
可卫御奔帮剧组引资也是大功一件,谁敢直说他技不如人?
要是撒谎说没给卫御奔报名,愤怒的粉丝会问候导演全家,然后编造我和导演的“沟子文学”——
最近这个可火了,我也略懂一二!
要是迟迟不发声明,就是把我架在火上,让我吸引他所有粉丝的怒气。
剧组陷入了死局。
冤种做到底,送佛送到西,我没有催促剧组发声明,而是自己默默扛了几天。
...选角时导演做了我的伯乐,让我有机会被提名,我想回报一二。
可没想到,卫御奔的粉丝开始变本加厉。
先是骂我霸占小年轻的劳动成果,一把年纪了道德堪忧。
观众锐评:年轻不是底气,哥哥发腮是大忌,保养得没有叔圈演员沈培风好,哪有脸说别人一把年纪?
眼见骂我讨不到好,她们又去骂剧组,说剧组“卸磨杀驴”,不给自家哥哥报名。
好家伙。
我寻思卫御奔自出道以来都顺风顺水,谁敢骂他是驴?
还得是自家粉丝......
很快有知情人士放出消息,说剧组给卫御奔和我都报了名,只是卫御奔被刷掉了。
公平竞争,胜败都乃常事,我以为这回粉丝该消停了。
可没想到她们还有后手:
无数粉丝涌入剧组官博,严厉质问:为什么给沈培风一个配角提报主角?
官博苦不堪言,恨不得把海报上我名字前面【领衔主演】四个大字按到她们脸上。
可惜,九漏鱼的粉丝好像也是九漏鱼,她们不看证据,胡搅蛮缠。
甚至最终,她们把矛头对准评办了几十年的权威奖项:
“沈培风的大学就在你们颁奖的城市!你们是不是只给本地人颁奖?”
“你们是不是故意为难年轻演员,只看得起老货?”
“评委看不起流量明星!真恶心!”
“这个奖是不是有学历歧视?懂不懂我们哥哥没上高中的含金量啊!”
粉丝的发言太过逆天,再放任下去,不知道还会吐出什么象牙。
整个剧组人员的从业生涯,都可能受到负面影响。
剧组被逼到绝路,放出正式声明,说给我们两人都报了奖。
导演同时联系我和卫御奔,让我们发博说明情况,尽量平息舆论。
卫御奔选择向剧组致谢,表示自己并无怨言;
我则比较硬气,说自己努力演戏,问心无愧。
粉丝们纷纷给自家哥哥点赞,含泪打出#卫御奔 体面人#。
然后擦干眼泪,来我微博底下祖安输出。
慈母心肠和泼妇作风,竟能在未成年少女身上,如此灵活地转换自如!
我叹为观止,心悦诚服。
05
我的评论区吵得如火如荼。
这事儿闹得大,我演戏十几年,观众缘还不错,有许多路人粉帮我说话。
老实说,我看了都心疼:
要和那么一群数量庞大、素质低下的人讲道理,还不如去原始森林给猩猩支教。
可很快,我的评论区里出现了一位古希腊掌管辩论的神——
她情绪稳定,直指要害;
从不自证,言尖语快!
我的粉丝留言:以后别和那些所谓的偶像明星合作,他接不住你的对手戏啊!
这位大神回复:偶像明星无所谓,主要是文盲,而且是流量型文盲。
这一下可戳了卫御奔粉丝们的肺管子,她们浩浩荡荡、前呼后拥地赶来:
“宝贝,承认别人优秀吧,没人笑话你!”
大神回:“我承认优秀的人,但他是文盲。”
“你认识几个字呢?”
大神:“没仔细数过,但比文盲多,因为我会写‘防御’的‘御’。”
“你自己去演戏啊!”
大神:“我演不演戏,他都是文盲。”
“开口闭口就是文盲,你很在意?”
大神:“我不在意,他是文盲,应该很在意。”
“自己最缺少什么就最容易说别人什么哦❤”
大神:“我缺少文化素养,但他文盲。”
“我家哥哥再怎么样也比你强,谁不会敲键盘啊!”
大神:“他比我强,他文盲。”
“笑死,要没卫御奔,沈培风能演这部戏?”
大神:“无论谁演,能不能演,卫御奔都是文盲。”
“我家哥哥能做演员、做偶像,还做得很好!你管他文不文盲!”
大神:“我不管他,但他文盲。”
“文盲?你真懂啊,你太懂了,谁能有你懂?”
大神:“我懂不懂,他都是文盲。”
“请亮出你的文凭!”
大神:“我有没有文凭,都不影响他是文盲。”
“你凭什么说我家哥哥是文盲?”
大神:“这是客观评价,有理有据,详情请搜 #绝望的文盲# 。”
“拜托大姐,学历不是唯一出路,人家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!请问你呢?”
大神:“我怎么样,不妨碍他是文盲。”
“有文化的未必是好人,是吧@沈培风?可能是小偷哦。”
大神:“沈培风是小偷,不妨碍卫御奔是文盲。”
“小偷可是违法行为,文盲连道德范围都无所谓!”
大神:“同意,所以卫御奔是文盲。”
整整一晚上,我满脑子都是“文盲文盲文盲”。
笑得直不起腰,差点不认识这两个字。
哈哈哈哈哈,卫御奔,文盲!
06
评论区里不断有这些年来演戏的朋友过来支持,我甚至被拉进了一个群聊——
“卫御奔受害者联盟”。
群里是一些有实力、有口碑的同行,我都听说过。
之所以聚在一起,是因为大家都在和卫御奔搭戏时,被他粉丝网暴了。
青年小花和他搭戏,因海报上名字排在他前面,被粉丝怒骂“德不配位”;
中年青衣和他搭戏,因演技碾压、广受好评,被粉丝诋毁“老脸上有种绝经的丑感”。
——不是,我寻思,“绝经”什么时候可以拿来骂人了?
是她们的妈妈都能永葆青春,还是她们笃定自己活不过半百,不会迎来绝经的一天?
而男演员就更不必说,从奶油小生到硬汉戏骨,全被盖上了“张嘴讨吃”的标签,仿佛没有卫御奔,这些实力派都接不到戏。
...真是岂有此理!
我进群后,大家痛哭流涕,如遇甘霖:
“培风哥,你知不知道,‘天下苦秦久矣’啊!”
“斗争了这么久,只有你这次略占上风!”
我哭笑不得,安慰大家“观众心中自有一杆秤”——
这次我没被全盘压制,全靠大量没有粉籍的路人观众帮忙。
我相信,清醒的观众会越来越多。
青年小花李佳颖咬牙切齿:“他也该被反噬一回了!
“粉丝都跟疯狗似的,见人就咬,他躲在粉丝后面享清福!”
大家纷纷表示同意。
卫御奔的大粉之前公开发博骂我,有几千转发、上万点赞,这么大的影响力,肯定是要走经纪公司的明路报备的。
显然这次我被网暴的事,卫御奔也知情,他大概是希望粉丝闹大以后,能让剧组或者评委会让步。
自己却躲在粉丝身后——获利就是意外之喜,出事也能推个干净。
虐粉固粉是有一套的。
我叹口气:“不知道这种人为什么能火起来。”
硬汉戏骨任卓野一语道破:
“他演的那部爆剧吃了题材红利。
“当时国内那个类型的剧不多,他公司又肯运作......从原著小说到衍生剧集,都是一整个流水线式作业。
“他爆火后,公司像发现了公式一样,想继续通过流水线造星。后来上面有关部门发现这样吸引到的粉丝太低龄疯魔,把整个剧种都给禁了。”
大家唏嘘不已。
青衣演员刘绮雯很是郁闷:“他的粉丝,小姑娘家家的,图啥呢?自己能赚多少,还心疼那些日入208万的流量?”
李佳颖发了个表情包:
她不觉得自己可怜,她觉得自己锦衣玉食的主子可怜.jpg
大家嘻嘻哈哈一回,又都埋头去工作了。
我手上接到了新的本子,忙着研读剧本,没再关注网上的事。
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,我又上热搜了。
07
卫御奔的粉丝发明了一个词,叫“沈培风式同事”——
“你们在单位被抢过功、遇到过 #沈培风式同事# 吗?”
然后在我评论区里撒泼刷词条,对每个留言支持我的人说:
“希望你以后遇到 #沈培风式同事# !”
路人和我的粉丝受宠若惊:
“真的吗?”
“承你吉言哎!”
“天哪,我之前错怪你了,看来你虽然选偶像的眼光很差,但你其实是个好人!”
“沈培风这样有能力、会圆场、手把手教我业务的同事,简直是职场福音啊!”
无数观众逆转了词条风评,硬生生把 #沈培风式同事# 刷成了 #接 沈培风式同事#。
卫御奔的粉丝气到七窍生烟,围观路人吃完瓜后笑出鹅叫。
我把实况转到【卫御奔受害者联盟】,让大家一起乐呵乐呵。
任卓野@我:培风,最近快要颁奖典礼了,到时候咱俩坐一块!
他这次也入围了奖项,我乐呵呵回了个“好”,李佳颖戏称我俩是“叔圈建交”。
刘绮雯也有提名的奖项,我们讨论了半天,一致认为她拿奖的可能最大。
她的角色有厚度、又创新,我虽然拿了提名,但知道自己的角色并不出彩——
这次我的角色是谍战剧里一个弃暗投明的情报站站长,类似的角色有不少珠玉在前,我知道自己实力几斤几两,能获得提名已经很满意了。
反正,之后还会演出更好的角色!
李佳颖感叹不已:“天哪,卫御奔和他的粉丝要是有点自知之明该多好......
“培风你演技秒杀他,还在这里谦虚自省,他怎么就觉得自己应该被提名啊?”
我想了想,诚实道:
“可能因为卫御奔的引资能力很强吧。”
扪心自问,我的粉丝体量不大,也不算是天赋型演员,自然谈不上有多强的商业号召力。
凭着对演戏的热爱,我考上了业内顶尖学府。虽出身科班,但摸爬滚打了好些年。
跑过龙套,也去剧场演过话剧磨砺演技,等到演技够好、担纲主演的时候,我已经从“惊艳了岁月的少年”被归入“叔圈戏骨混剪”。
——总归差了那么点运气。
而卫御奔享受公司的包装,搭上了时代的便车,运气成了他实力里占比极大的一部分,我望尘莫及。
刘绮雯回复我:
“培风,引资的能力,不代表演技的高低。
“卫御奔的商业影响力大,这可以帮他获得更高片酬,但不能帮他拿到奖项。
“他和他的粉丝都陷入了一个谬误——
“奖项,是可以花钱买来的吗?”
我如醍醐灌顶,豁然开朗。
是啊,演技奖项就应该评判演技,商业价值自有其他维度衡量。
他拿着高片酬,为什么还要来觊觎自己演技够不到的奖项?
当真是人心不足。
李佳颖总是心直口快:
“卫御奔既要又要,败了业内人缘,还因为粉丝撒野惹得观众厌恶!
“培风哥你着急什么,你还有好几部待播的主演剧,之后也戏约不断,何愁拿不到奖?
“卫御奔除了这部,可是啥都没了!”
任卓野回复:“怪不得他粉丝这么歇斯底里......
“原来是没戏演又没奖拿,着急跳脚了啊!”
我放出豪言:
“大家都加油,一起再演二十年!”
到那时,凭运气的流量会过气,狂热的粉丝会遭受生活的毒打。
尔曹身与名俱灭,不废江河万古流!
08
为了尽量延长自己的“保质期”,我坚持健身、读书,不断提升自己。
反观卫御奔,过度依赖医美又不节制饮食,生生把一张还算俊朗的脸弄得“QQ内内(这是我最近冲浪学到的梗)”,像奶茶里的大珍珠。
粉丝可能也觉得不好意思,发他的图都是精修过的,有的老粉甚至比工作室修得还好!
而且,他已经很久没有戏约了——
导演不敢用,演员怕网暴,观众不爱看木讷演技。
再不转型、一味躲在粉丝身后,可能就真要变成绝望的文盲了。
不过这也轮不到我关心,毕竟他已经赚到的钱就够花十几辈子,比我多多了。
好消息是最近市场秩序有回归正常的趋势,许多和他同期爆火的流量都归于沉寂:
有的因一时得意而飘过红线,进局踩缝纫机;
有的躲在粉丝背后吃红利,实力拿不出手;
更有吃遍红利才想起转型的“艺术家”,天天说自己“打破重组”,结果演技喜提群嘲。
怎么不算一种大快人心呢?
“天下苦秦久矣”啊!
09
回想起和卫御奔的纠葛,我其实很难有实感。
因为我觉得,自己好像从没认识过他。
一起演戏好几个月,最后又闹得那么难看,但他本人在我心里,竟只是个模模糊糊的影子。
在片场时他话少,演戏的情绪总是带入不够,像包着一层壳;
演完戏,他也很少和其他演员交流,除了对导演委婉的意见点头称是,其他时候都尽量早早回到保姆车。
我们俩的交流已经算多了,但我仍然不知道——
他对于自己演的角色有什么看法?
投入了什么样的情感?
有何种独特感悟?
统统不知道。
我想,这是因为他和外界的接触实在太少,早就失去了感知生活的能力。
再加上高涨的人气和逆天的运气,又让他失去了客观审视自己的心态。
他封闭,高傲,很难窥见一丝正常人的生活气息。
这次矛盾以后,我们原本出于礼貌而互关的微博也取关了。
我心血来潮,点进他主页,翻了几条,大部分都是代言的广告。
除此之外是作为粉丝福利的自拍,附带十分简洁的文案。
干干净净,看不出一点性格和情绪。
但每条内容(包括广告)下面,都是百万评论,几十万转发。
粉丝们的爱意几乎要从屏幕里爆出来,和那些冷冰冰的商业活动、没什么信息量的照片,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看起来都有些诡异到可怕了——
她们在爱什么?
她们真的能感受到他......?
她们了解他的什么?人设,演技,还是帅气的外表?
他可曾在镜头里,表露过哪怕一丝一毫的、没经过矫饰的真正样子?
我几乎有些不寒而栗,背后冷汗涔涔——
卫御奔像个被包装好的商品。
而有些人,只是看到商品华丽的包装纸,就能献上自己最热烈的爱。
我之前看到过一条评论:内娱的活人越来越少了。
因为商品越来越多。
而这些商品的粉丝,在对冰冷的商品示爱。
同时她们决定,绞死我们这些为数不多的底层活人。
何其扭曲,何其可怖啊。
10
也许是出于逆反,或者单纯不服输,我依然在网上分享自己的生活。
也常和家人、朋友的账号互动,回复粉丝的关心。
我的私信里恶潮退去,大浪淘沙后留下的,依然是观众用心的剧评,还有可爱的同人。
评论区里,熟面孔越来越多,每逢新戏开播,都有各路人马赶来庆贺。
这里面有被我演技吸引的路人粉,也有单纯看不惯卫御奔的观众,大家其乐融融,偶尔还有人玩玩“文盲”梗。
据说,卫御奔有500多天没接到戏了。
与他相反,我的戏路却越来越宽。
市场秩序慢慢恢复正常,不少精品剧集开始涌现,我身体素质和面部状态都不错,被好几条赛道的导演挖掘。
我先是去了趟西北,重新捡起搏击和马术,演了部文艺片。
——大草原上的人们自在迁徙,又向往现代文明,心灵与人情的拉扯之间,迸发出无穷的戏剧张力。
我饰演一位成熟可靠的护林员,久经风沙磨砺,却捍卫道义人心。
我骑马制敌的片段被观众剪出来反复品味,配上她们精心挑选的诗词,更添几分底蕴:
“白马饰金羁,连翩西北驰”、“银鞍照白马,飒沓如流星”。
我很喜欢这些剪辑二创,不仅点赞,还会转发。
在这之后,我又参演一部历史正剧,饰演励精图治、收复山河的一代明君。
这么多年演艺生涯的积淀,让我有了厚重的气场和精湛的演技——
意气风发时,我长吟着“秋来长天阔,一去九万里!”,令人振奋;
遭遇奸邪陷害,我卧病在床,听着“敕勒川,阴山下”的故乡歌谣,望月垂泪。
我的表演收放自如,再加上台词功力深厚,扛住了大家对历史正剧的期待。
许多观众留言,说“好像找回了小时候看历史剧的感觉”。
在那之后,都市剧、家庭剧、权谋剧的戏约接踵而至,我挑选质量过硬的剧本,不辜负每一次表演。
直到,命运走完一个回环——
我又接到了谍战剧的邀约。
还是之前那位导演。
这次,我们剧组不再需要卫御奔引资,编剧拿着精心创作的剧本,挑选最适配的演员。
我笑着朝电话那头回复:
“这个戏,我接了!”
11
这是我第三次入围权威奖项。
新剧爆火,我获得最佳男主演提名;
只是这次,和我搭戏的不再是流量小生。
颁奖典礼上,我和任卓野坐在一处,刘绮雯和李佳颖都有所收获,拿到了梦寐以求的荣誉。
我一边替她们高兴喝彩,一边掩饰着自己的紧张,在心里回顾自己的表演。
到了最佳男主演揭晓的时刻,台上主持人开始卖关子:
“这次的获奖角色,可以说十分复杂——
“他弃暗投明,和对手惺惺相惜,始终秉持着修齐治平的信仰;
“他痛改前非,用身家性命为过错赎罪,关心普通民众的柴米油盐。”
已经有不可思议的眼神,从四面八方向我飘来。
我几乎动弹不得,浑身颤抖着听他描述我饰演的角色——
“杀伐决断,却有血有肉;众叛亲离,却一身傲骨。
“这个复杂多面的角色,在他的演绎下鲜活立体,令人信服!
“让我们有请最佳男主演——沈培风!”
站起来的瞬间,命运第一次,慷慨地向我伸手。
无数嘈杂的喝彩转瞬而逝,几十载的艰辛与付出,在此刻成为过往;
那些入木三分的努力,终于受到世人瞩目,带着我走去了该到的地方。
亦余心之所善兮,虽九死其犹未悔。
我从未如此明白,这句话的含义。
主持人将我迎到台上,由一位老前辈向我颁奖。
他笑眯眯道:“培风,你也是经过了大风浪的人啊!”
我们相视而笑。
主持人请我发表获奖感言,还不忘调侃:
“大家都知道培风对角色理解很深,经常被谈话节目采访,还要拉扯同事,帮忙做宣传。
“好心帮忙吧,还要被同事背刺,说他抢话!”
下面哈哈笑成一片。
卫御奔早已不复当年盛势,他的事迹,也不再是“伏地魔”般大家不敢提及的禁忌。
主持人把话筒递给我:“这次,我们都想听您说!”
我接过话筒,历数这些年来周围人对我的帮助:
家人,朋友,导演,同事。还有明辨是非的观众,替我说话的粉丝,包括评论区里那位“古希腊掌管辩论的神”,直到现在我还拿小号偷偷关注。
下面瞬间笑成一片。
稍微概括了下这么些年的演艺生涯,最后的最后,我突然提到了自己的名字。
“培风”取自《庄子·逍遥游》:故九万里,则风斯在下矣,而后乃今培风。
小时候我不懂《逍遥游》,也不觉得这名字有什么稀奇;如今再看,却觉得父母取名用心良苦,一切有如冥冥注定——
翅膀巨大的鹏鸟,一定要飞到高空,才能让风力足够托举它的翅膀。
当我做了足够多的积累,抵达了合适的环境,才能振翅而飞。
飞到青天,没有什么能阻挡我,便将前往广阔的南海——背负青天,而莫之夭阏者,而后乃今将图南。
“我会飞向南冥,经历更广阔的世界,演绎更宽广的人生!”
这些细腻的感触,深邃的体会,既需要拥抱人生的风雨,也需要知识的底蕴。
否则,演员何以传达感悟,又如何体味深情?
不知道谁大喊道:“所以说,文盲不要来和我们专业演员抢饭碗啦!”
台下掌声雷动,笑闹声有如潮涌。
我举起奖杯,迎着闪光灯,灿烂地笑了。
上一篇:恋与深空一周年的喜悦与感动
下一篇:信用社贷款需要什么手续和条件个人